沐浴明媚春光,懷揣熾熱之心,3月5日,記者與代表委員們一起聆聽了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力的“成績單”、加力的“政策包”、清晰的“路線圖”,讓走出人民大會堂的代表委員們無不振奮、充滿信心。
中國發展,有你有我;奮勇爭先,福建有為。這四個“關鍵”,與每一個心系祖國與家鄉發展的八閩兒女共同學習政府工作報告。
看關鍵數據
2024年,中國GDP首次突破130萬億元,同比增長5%,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
“令人鼓舞的成績來之不易,一年來的發展歷程很不平凡。”代表委員們表示,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中國經濟頂住了壓力、增加了規模、提升了質量,特別是去年9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以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回升向好。實踐再次證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沒有闖不過的難關、跨不過的溝坎!
沉甸甸的答卷,亦有福建的貢獻。牢記經濟大省要挑大梁、多貢獻,2024年,全省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前高、中低、后揚的“曲線”與全國相吻合,且季度波動是2020年以來幅度最小的一年,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實穩健。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有顯著制度優勢、有利條件支撐、宏觀政策保障,這一目標經過努力完全可以實現。”代表委員們表示,福建今年各項工作將緊緊圍繞“奮勇爭先、再上臺階”來展開、來推進,既推動經濟總量的躍升,更實現科技創新、產業結構、民生福祉、生態環境等全面躍升。
小編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工作任務首位,延續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再次釋放鮮明信號。“應從供需兩端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全國政協委員、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認為,供給側方面,國貨品牌要心無旁騖、做好產品,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需求側方面,要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強社會保障,更好穩定預期。
看關鍵變量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既是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工作任務,也是福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突破點。
作為制造大省、民營經濟大省,福建以縣域重點產業鏈為重要抓手,統籌傳統產業“智改數轉”、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省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企業占比居全國第三,規模以上工業營收超千億元的縣(市、區)達18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4萬家。
一串串數字背后,是一家家閩企腳踏實地、矢志創新、愛拼會贏的奮斗足跡。
35年如一日謀發展,累計研發投入超200億元,九牧集團穩坐“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行業地位,研發了醫美花灑、火星馬桶、AI衛浴等科技夢想照進現實的應用場景。全國政協委員,九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孝發表示,作為南安水暖衛浴產業鏈“鏈主”,九牧將把“顛覆創新、自主創新、跨界創新”作為未來發展方向,促進“四鏈”融合發展。
“在寧德時代、廈門鎢業、福耀玻璃等龍頭企業帶動下,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比增16%,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非建議,將產業組織體系建設作為我省產業發展規劃的核心目標,發揮龍頭企業在產業鏈生態構建中的重要作用,打造龍頭企業、核心技術創新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分工協作的現代化產業鏈生態,提升產業鏈的整體價值創造能力。
看關鍵一招
“改革”一詞,在報告中出現40多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著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以改革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福建“實招”頻出。繼2025年“新年第一會”后,福建即出臺了歷史上第一份營商環境建設規劃,明確了分階段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一流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是民營企業開拓進取、勇往直前的關鍵一環。”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盼盼集團總裁蔡金釵告訴記者,得益于福建省近年來精準施策的惠企政策體系,民營企業才能在當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心無旁騖、實實在在地聚焦產品研發創新和品質提升,不斷推出符合消費者健康需求的新產品,真正實現了厚積薄發、行穩致遠。談及未來發展,蔡金釵愈發堅定,“有了良好營商環境的加持,我們更要敢拼、愛拼、善拼,將更多優質的產品推向全球,打造國際一流的民族食品企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擴大開放中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在更高水平上相互促進、良性互動,這也為福建建設開放強省、貿易強省指明了方向。”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茂興認為,作為“海絲”核心區與自貿試驗區疊加的開放高地,福建要堅持制度創新與開放實踐雙輪驅動,將多區疊加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在數字貿易、兩岸融合、國際規則對接等領域形成可復制的“福建經驗”,持續拓展對內聯接、對外開放的空間,努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看關鍵小事
百姓“關鍵小事”就是“頭等大事”。今年的報告特別注重體現民生為大,提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部署了一系列實實在在人民關切的惠民生舉措。
辦好一件件“關鍵小事”,“幸福福建”的圖景愈加生動鮮活:2024年,30件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完成;建成10個線上零工平臺、727家線下零工驛站;連續3年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惠及549萬人……
“過去一年,國家持續加大基礎醫療保障力度。福建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并通過開展“千名醫生下基層”等活動,建立省市縣三級巡回醫療工作制度等方式,推動醫療資源持續擴容下沉,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高血壓研究所所長謝良地認為,當前,群眾的健康需求正在從單純的疾病診療轉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要繼續加大對基層醫療的投入,同時將高血壓等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納入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協同推進,提升城鄉社區慢性病醫防融合能力。
農業農村農民的全面發展,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金斗洋村將畬族拳的傳承發展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響‘畬家寨’旅游品牌,去年接待訪客上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達2萬多元。”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福安市康厝畬族鄉金斗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鐘團玉自豪地告訴記者,能為村里多做一些事,就是最大的成就感,她相信,家鄉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好、人氣越來越旺。
春華今正濃,秋實自可期。
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以涓涓細流匯入時代長河,從春天啟程,來自福建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意氣風發、邁向未來。